- 张岩泉
在 4 0年代的国统区 ,诗人以强烈的使命感与敏锐的政治性 ,纷纷以笔为枪 ,对反动派“最后的演出”嬉笑怒骂 ,冷嘲热讽 ,形成讽刺诗创作的潮流。他们将愤怒化为讽刺 ,把轻蔑转为嘲讽 ,从腐朽势力的垂死挣扎中发掘末世的荒诞 ,以喜剧的方式埋葬充满悲剧意味的旧时代。袁水拍、臧克家等人的作品 ,目标明确 ,题材广泛 ,形式多样 ,在讽刺诗创作的思想艺术上达到了较高的成就。
2002年05期 1-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陈志平
从 1991至 2 0 0 0年 ,韦庄词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学界就韦庄生于 836年抑或 84 9年展开论争 ,并由此涉及韦诗词写作时间、其中人名地名的考辨。韦庄主张“清词丽句” ,提倡作品内容纯净高洁 ,这种主张具有匡正文坛时弊和革新现实的意义和作用。韦庄词清丽疏淡 ,格调清扬 ,是对温庭蕴词的继承和拓展。其词强烈的抒情性、清新淡雅的自然风格 ,较之温词别具一格
2002年05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刘碧涛
从数量上来说 ,《水浒传》的“些”族词多于现代汉语。从使用频率上来说 ,《水浒传》的“些”这个词的使用频率比现代汉语要高 ,使用范围要广。《水浒传》中“形容词 +动词 +些 +名词”中 ,“些”的语义指向形容词 ,而在现代汉语中 ,“些”一般移至形容词后 ,或用“点”。《水浒传》中“些 +名词”能单独作主语 ,而在现代汉语中 ,“‘些 +名词’不作主语 ,常用‘有些 +名词’代替”。《水浒传》中的“些”族词显得不对称。
2002年05期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周宗明
我国的素质教育目标在学术界存在着一些分歧 ,但各种观点均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本文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一种理想社会的教育目标 ,而我国现行的赖以指导现实工作的素质教育目标应根据我国现实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以及人的发展需要来确定。文章尝试性地根据我国国情和教育发展的特点对素质教育目标进行了新的表述
2002年05期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胡田庚
跨入新世纪 ,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界面对新世纪社会发展的要求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 ,是适应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 ,也是完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需要。通过课程改革 ,要在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得到改变 ,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2002年05期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韩登池
案例教学法是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高水平的应用型法律人才的重要途径。案例教学法具有启发性、参与性、民主性的特征。可以采用课堂讨论 ,观摩庭审、模拟法庭、媒体教学等模式。实施案例教学要采取必要的措施
2002年05期 19-2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董理
当知识这种无形资产日益成为财富增长的关键因素时 ,有些人对劳动价值论提出异议 ,甚至宣称要以知识价值论取代之。本文针对此问题 ,分析了知识经济的本质 ,批驳了知识价值论 ,并分析了知识经济条件下劳动创造价值的特点。最后 ,本文强调指出 ,只有遵循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顺应劳动创造价值的规律 ,才能把握好知识经济发展的方向
2002年05期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焦克源
我国中央银行法律地位的特殊性 ,决定了其实施金融监管的重要性 ,也影响着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市场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 ,有必要客观分析影响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法制化的制度因素 ,以确保我国金融业的稳健运行和不断繁荣
2002年05期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韦红
20世纪 90年代 ,新加坡为了守住本民族的文化根基 ,对其语文政策进行了调整。首先 ,双语制的调整 :不再强调国人对英语的认同来加速国家一体化的进程 ,而是强调母语的学习来传承民族文化和亚洲价值观。其次 ,华文教育政策的调整 :由以前压抑华文教育转向大力提倡华文教育。这种转变既有文化上的原因 ,也有经济上的考虑。不过 ,提倡华文教育并非是要用华文取代英文 ,英文的主导语文地位不会改变
2002年05期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刘为钦
本文认为 ,新奇的叙事空间、诗化的情爱写作和独特的生命体悟是《尘埃落定》区别于当下其他小说的艺术特质
2002年05期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胡泓
在托尼·莫里森的早期作品中有一个共同的主题 ,那就是黑人孩子的成长问题。通过对《所罗门之歌》等早期作品的具体分析 ,发现托尼·莫里森实际上是想通过对黑人个体成长问题的探索 ,从而找到整个黑人民族的发展方向。其最终结论是 :黑人民族应该保持自身的文化传统 ,对其他民族的文化扬长避短、兼容并蓄 ,走一条共同发展的道路
2002年05期 36-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訾小广
建国以后 ,散文确立了“形散神不散”传统观念 ;八十年代解构了一元化的传统散文观念 ;九十年代建构了多元化的散文观念 ,使我国的散文从“传统”走向“现代”。
2002年05期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闵钟,陈芳
“教”字以爻为主要构件透晰出中国传统教学的一个基本理念即是“向书本学”。这种“向书本学”的倾向既有其进步意义 ,又不可避免地给人的发展尤其是今天的人的发展带来了危害。我们今天的教育必须挣脱“唯书”的羁绊 ,更多地向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学习
2002年05期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李儒寿,邓玉珍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常常引起语用失误。语用失误分为语言本身的语用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 ,分析英汉跨文化交际中常出现的语用失误 ,并对造成这些失误的文化差异进行对比 ,以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
2002年05期 45-47+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王松槐
英语半助动词是一类较为陌生的结构 ,它们既有主动词的特点 ,但在功能上又有助动词的特征 ,因此 ,许多语法书上并没有把它们单独列为一类 ,使得人们对它们的认识很肤浅和模糊。本文将就半助动词的定义、构成和特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半助动词的特征和用法
2002年05期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叶俊
强调了情报学论文标题英译规范的重要性及基本要求 ,并针对情报学论文标题在英译时出现的一些问题 ,通过实例分析归纳 ,分别从专业术语规范、书写规范、副标题和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缩写规范等方面 ,对我国情报学论文标题的英译规范作了尝试性的研究
2002年05期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陈骋
语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 ,又是文化的载体。而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翻译的过程是语言的转换过程 ,也是文化的转换过程。了解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是做好汉译英工作的必要条件。在对比分析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的基础上 ,阐述由此产生的汉英误译以及如何避免误译的一些方法
2002年05期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 黄恩育
本文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走向和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等三个方面 ,认真分析了自学考试发展面临的形势 ,并通过与其它教育形式的比较 ,指出了自学考试的发展优势。文章提出了在学习化社会中自学考试的发展对策 :一是贯彻素质教育思想 ,建立健全自学考试的质量标准体系 ;二是营造培养考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学习环境 ;三是基于互联网建立自学考试服务网络 ,提高考试的管理与服务水平
2002年05期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章宁
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正在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本文介绍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相关情况 ,对推行和发展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以及职业资格证与国际接轨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2002年05期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张新2002年05期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