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论坛

学术新论

  • 古代汉语课程的以教促学法

    范新干;

    古代汉语本科课程的教学中,采用"彰显课程效用"、"化难为易"、"授之以渔"诸法有利于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提高重难点内容的可接受性。这些有利因素必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该课程的教学。

    2008年04期 No.175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 教师专业技能训练一体化探究

    胡田庚;

    专业技能训练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适应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我们探讨和实践了"练习—见习—演习—实习"的一体化专业技能训练模式。该模式的实施,必须完善教师教育技能课程体系,协调各种教师专业技能培养力量,提高教师教育者的专业技能培养能力.

    2008年04期 No.175 5-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名词非范畴化的认知语言学阐释

    贾君芳;

    名词非范畴化,即名词丧失原有范畴某些典型特征的过程。从认知层面分析,这一现象实际上是一种"概念转喻"。在隐喻与转喻思维的影响下,语义大多发生了泛化,由于言者主体的介入,名词非范畴化过程中的词义也产生了主观化的倾向。

    2008年04期 No.175 7-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我国版权侵权问题探源

    胡北苑;

    我国版权法作为典型的私法,是法律被动移植的产物。法律移植虽然可行,但在多数情况下,移植的法律制度有时会与本土的法律文化出现相冲突的问题。当前我国版权法实施面临的一些障碍,应从法律文化的角度思考版权侵权的深层次原因,通过考察社会对版权侵权的态度和版权法治的文化背景、传统情结,来解决版权侵权的有关问题。

    2008年04期 No.175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哲学与社会

  • 波普尔“开放社会”观对中国的影响及其现实意义

    李孝英;胡宇南;

    卡尔.波普尔是2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哲学家。他的"开放社会"观是通过对西方历史上几名思想家的激烈批判,特别是对柏拉图、黑格尔和马克思的历史主义的激烈批判,同时通过对苏格拉底和伯里克利的民主政治的认同和赞扬体现出来的。他的"开放社会"观和"零星社会工程"中涉及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我们当今正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具有很大现实意义的。

    2008年04期 No.175 10-1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奥康纳自然、劳动、文化三位一体的自然观和历史观评析

    郭泽忠;陈桂香;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奥康纳认为,由于传统历史唯物主义对"自然"理解的缺陷以及这种理解所造成的对于"文化"理解的片面性,导致"自然"在传统历史唯物主义中没有应有的位置,从而使它无法完成科学合理地说明历史的延续、变迁和转型的理论的使命。奥康纳要用自然改造文化观念,用自然和文化改造传统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重新理解自然、文化、社会劳动之间的关系,以此重构历史唯物主义,并使之真正成为面向人和自然、社会和自然之和谐关系的当代哲学。

    2008年04期 No.175 12-1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 论中国民本思想在建设服务型政府中的扬弃

    罗艺;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我国"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进行了整体部署。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即将开始,大部制的试行说明十六大以来我国对构建服务型政府已经从认识走向实践。笔者认为,建设服务型政府需要"以民为本"的思想和理念。民本,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更替蕴含着的一条不变的规律息息相关: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民本思想在我国流传已久,在新时代条件下,我们理应对民本思想进行取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建构起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文化理念。

    2008年04期 No.175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文学大视野

  • 张爱玲笔下的“新女性”形象论析

    温伟;

    在张爱玲的笔下,生活着这样一群女性。她们生活在大都市,受过一些教育,有一些见识与智慧,不少人还有独立的职业,因此,被称为"新女性"。但她们的生活似乎并没有与时代同步,追求物质享受,成为"女结婚员"依旧是她们追求的目标。然而她们的结局却是或死或伤,或沦为情妇,或变成高级妓女,或成为"活寡妇",始终摆脱不了命运的桎梏,从而陷入生命的荒原。

    2008年04期 No.175 22-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钱仲联与近代诗歌研究

    张筱南;程翔章;

    钱仲联先生对推进中国近代诗歌研究的深入做出了相当突出的贡献,他将西方现代文学批评方法与中国传统诗歌评点方式结合起来,实现了对近代诗歌的全面公正评析,这来源于他对于中国传统儒学复古思想的近代体认和强烈的爱国之情。

    2008年04期 No.175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论马原的读者意识

    薛亚红;

    兴起于八十年代中期的中国先锋小说在大多数读者的印象中是前卫的、新潮的,并且带有很强的实验性和对主流文学永不妥协的抗争精神。马原作为中国先锋小说的开拓者之一,以其著名的"叙述圈套"开创了中国小说界"以形式为内容"的风气。在大多数读者的心中,像这样一位作家,其写作必定是自由的、反叛的、完全个人化的,不可能为读者的意趣所左右,但是仔细阅读马原的小说文本,以及其小说之外的一些"言说",我们发现马原其实是一个具有鲜明的读者意识的作家,这一点曾经使马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同时也抑制了其小说创造的进一步发展。

    2008年04期 No.175 27-28+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从“玫瑰”意象的转变看叶芝象征主义的发展

    万方正;沈丹;

    "玫瑰"是叶芝诗歌中频频出现的一个意象。更为重要的是,"玫瑰"见证了叶芝象征主义的发展。本文从感性与理性象征、想象力运用、韵律表现三个方面分析叶芝两首不同诗歌中玫瑰意象的转变和丰富,从而近距离剖析和理解叶芝象征主义的发展历程。本文所选诗歌《隐秘的玫瑰》和《玫瑰树》分别写于1897年和1917年,两首诗歌相隔20年,代表着叶芝两个不同时期的诗歌风格和特色。对这两首诗歌中"玫瑰"意象的分析和比较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叶芝象征主义的发展及其特征。

    2008年04期 No.175 29-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一石三鸟 寓意深远——《林黛玉进贾府》中黛玉的肖像描写分析

    李淑静;

    红楼梦刻画人物的手法或虚或实、或正或侧,或以环境衬托暗示,或以衣饰精刻细雕,或用比较的方法,或借人物自身的活动,或取个性化的语言,使人物各具情态,各有性格,无不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林黛玉进贾府》对林黛玉三次肖像的描写可谓是鬼斧神工,一个言谈举止不俗、态度自然风流、美貌多情、体弱多病的少女形象浮现在眼前。这三次肖像的描写一石三鸟,寓意深远。

    2008年04期 No.175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分成两半的卡尔维诺——从《隐形城市》到《分成两半的子爵》

    范冬梅;

    本文通过对《隐形城市》和《分成两半的子爵》两部作品的具体分析,力图呈现一直以后现代面貌示人的卡尔维诺作为一个人文知识分子面对现代文明带来的异化时的忧恐和焦虑,并通过对作品修辞、想象力的分析,同时结合其"轻"的文学创作理论,对卡尔维诺作为一个文学家通过文学的方式对理性和文明导致的异化所进行的抗争进行了揭示。

    2008年04期 No.175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其史司马也”——李渔散文的史家笔法

    刘琴;

    李渔不仅在戏曲理论、戏曲、小说、生活艺术、园林艺术等多方面为中国传统文化增添了色彩,而且也在散文作品中展示了他的才襟和怀抱。李渔的传记作品深得司马叙事之神韵,《别集》各纪再现子长论史之姿态。同时在体会太史公作史手法的基础上又自创了一条读史之论,是继承亦是创新,表现出了杰出的叙述才能和点评历史的独特眼光。

    2008年04期 No.175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高校教育研究

  •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与管理模式研究

    谢耀辉;

    在教育信息化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呈现出了新的建设与管理模式。本文就精品课程建设与管理的特点,建设内容与管理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设与管理的新模式及推进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措施。

    2008年04期 No.175 40-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 课程编制与本土文化的维护

    刘宗南;段永立;

    课程文化在学校文化中居于重要地位,课程在传递、传播文化的同时,还具有发展文化、维护本土文化的重要功能。本文通过对课程理论及其课程实施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当前我国文化处境和教育价值取向,试图构建一种突显课程文化性尤其是本土化价值的课程文化体系,在多元文化的冲突中为维护本土文化安全做出应有贡献。

    2008年04期 No.175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高校教务管理研究

    金俊兰;

    进入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出现了新的发展态势。世界和中国高教界都十分关心的高等教育质量及其保障问题。因此,全面质量管理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已成为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高校教务管理应从理念定位、行为定位和技术定位三个层面引进全面质量管理,而技术层面上的全面质量管理要与ISO 9000紧密结合来建立质量保障体系。

    2008年04期 No.175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英语学习

  • 如何提高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听力水平

    曹彬;

    随着大学英语四级改革对听力考察比重的加大,如何做好听力部分的题目变得更加重要,在努力提高自身的听力水平的基础上,了解听力部分题目的特点和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能帮助考生取得更满意的分数。本文分析了考生做听力题时存在的共同问题,从提高考生听力水平、了解听力题目特点、掌握听力答题技巧等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2008年04期 No.175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英语学术论文摘要中名物化现象的功能分析

    胡芳;陈彧;

    英语科技论文摘要中的名物化结构的运用有利于提高摘要语篇的信息度、增强行文的客观性和正式性以及摘要语篇的连贯性。

    2008年04期 No.175 52-5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文化关系对翻译策略的影响

    邓微波;

    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其翻译活动受到源文、译者个人语言能力、素质修养等内部因素以及译文读者、社会意识形态、赞助人等外部因素的影响。除此以外,源语文化与译入语文化之间的关系也会影响译者的翻译策略。本文主要探讨源语文化与译入语文化之间的关系对译者翻译策略的影响。

    2008年04期 No.175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 论英诗汉译的形式

    郑艳;

    本文探讨了英语格律诗汉译形式的发展历史及影响其翻译的因素,并分析了A Red,Red ro se两种不同形式的翻译版本,试图说明形式新旧不是翻译好坏的判断标准,翻译的形式只是不同时代不同需要的选择。

    2008年04期 No.175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大学教学与研究

  • 提倡从生活中选题

    卢卓群;

    汉语小论文要注重从现实生活中选题,注意研究生活中新鲜的语言现象,具体可从日常生活、社会热点涉及的语言问题和语言文字的规范化运用问题这三个方面选题,这一选题思路已被学生的汉语小论文写作实践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2008年04期 No.175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政治理论课教学引入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

    姚顺东;周德新;

    一直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但是教学的实效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将研究性学习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也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环节。

    2008年04期 No.175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试论外国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与教学策略

    张柯;

    本研究从文化融入动机、学习情境动机、外在压力动机、成果动机和工具动机五个方面调查了韩国、日本和欧美留学生群体,发现文化融入动机、学习情境动机是绝大部分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日韩学生选择外在压力、成果动机和工具动机的比例远远高出欧美学生。

    2008年04期 No.175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大学英语任务型写作教学

    董素芬;

    本文通过认识写作技能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回顾和评述大学英语教学中对写作技能和作用的认识和发展,进一步引出现代写作新理念——任务型写作(Task-basedwriting)以及阐述教师和学生如何从这种新理念中受益。

    2008年04期 No.175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中小学教学与研究

  • 给语文课插上飞翔的翅膀——职中语文活动课探微

    陈艳云;

    本文分析了职中语文教育的形势,试图探寻一条革新职教语文的新思路。文中列举了多堂教学课的实例和大量活动课的实验素材,展示了对于语文活动课的具体设想方案及实施过程。

    2008年04期 No.175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小学生快乐作文”初探

    罗琳;

    学生写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小学生快乐作文"的探讨旨在作文教学的全过程(各个环节)中渗透"快乐教育",即通过创设和谐氛围,让学生在习作过程中体验心境之乐;通过注入时代活水,让学生拥有内容之乐;通过加强语言实践,让学生懂得表达之乐;通过改革评价方式,让学生品尝成功之乐;通过提供多种展示平台,让学生享受劳动之乐。

    2008年04期 No.175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研究

  • 多元化识字教学的尝试与探索

    张晓玲;

    识字是学习文化的起点,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实行多元化识字教学是解决这一难点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扩大学生的识字量,巩固识字效果,我们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实践新课程理念,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识字规律和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使学生真正轻松识字、喜爱识字,为今后自主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2008年04期 No.175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新书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