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论坛

理论研究

  • 全面发展: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旨归与实现途径

    刘凤彪;

    教育是有着明确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一方面,它是为了满足人的个性发展需要;另一方面,它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因此,课程思政建设不应该单纯局限于挖掘思政元素知识点。在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共行的同时,特别要重视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实现教师的终身学习、实现教育力的整体提升。显然,课程思政的建设过程有助于教师的师德养成,有助于推进施教者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师生的共同成长。

    2021年07期 v.34;No.328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 高师教育学课程“育人价值”浅探

    林永希;雷琳;邵媛媛;

    教育学是高师师范专业的标志性课程,拓展教育学课程思政的功能,挖掘课程的育人价值意义重大。教育学课程育人价值的独特内涵表现在: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确立育人标杆;基于育人立场,坚守课程教学的生命价值;厘清教育学课程的性质,彰显课程独特意义。教育学课程育人价值可从以下方面深度挖掘:明确指导思想,坚守政治立场承担育人使命;丰富教学内容,深入价值维度回归育人初心;研究教学方法,明确价值导向彰显育人效应。教育学课程育人价值的融通与转化策略为:人格育人,以教师人格塑造学生;师生信任,建构教学道德性;学本教学,明确以学生发展为本。

    2021年07期 v.34;No.328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 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的学术取向:阶段建构、热点聚焦与主题分析

    王晶莹;宋倩茹;胡琦忠;平晓美;

    研究2000-2018近二十年的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学术取向,有助于挖掘我国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文化根脉,厘清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体系的现代性学术立场和学科逻辑。本文分析了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图景,从课程与教学的标准化变革阶段、循证诊断的教学对策实践阶段、教育技术支持的多学科素养发展阶段,深度阐述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不同阶段研究的学术取向,最后通过LDA主题分析挖掘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主流学术取向,同时为了进一步揭示近二十年来的纵向研究趋势,采用TF-IDF进行数据挖掘,以发现和反思其深层次的发展规律。

    2021年07期 v.34;No.328 1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3K]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现状、重点与趋势分析——基于CSSCI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

    欧阳婷;熊威;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和知识图谱工具,以2005—2019年发表于CSSCI期刊的537篇文献为研究样本,从多个视角系统揭示国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研究发现:(1)近15年来,国内该领域发文量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高水平学者及研究机构对此作出了卓越贡献;(2)研究遵循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价值认同理论、资源整合理论和特色教育理论,研究的关键词包括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高校辅导员、实效性、立德树人、新媒体等;(3)政治热点和信息技术发展水平是影响学者研究方向的重要因素,未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及工作开展应重点关注国家主权意识、反分裂意识培养和商业化互联网平台带来的潜在影响。

    2021年07期 v.34;No.328 2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实践探索

  • 跨文化互惠学习背景下中国职前教师教学信念的改变研究——基于RLTESECC项目

    罗潇;

    本文以RLTESECC项目为支撑,研究中国师范生在参与交换生项目前后教学信念的变化。研究使用了问卷法和访谈法,研究结果表明:总体来看,跨文化互惠学习确实对职前教师教学信念具有显著的影响,增强了职前教师教学信念的进步取向;具体而言,职前教师认识论信念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反思性实践活动改变了职前教师的自我效能信念,国内外课堂观察改变了职前教师的学习者信念,关键人物和事件改变了职前教师的教师角色信念。当然,职前教师教学信念的改变需要时间的积淀与证明,因此还有待进一步跟踪研究。

    2021年07期 v.34;No.328 29-3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 智慧教育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师素质研究

    王仕松;

    智慧教育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师素质存在政治研判能力有待提高,课堂教学中的思想引领有待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有待提升,自身积极性有待调动,智慧型人才培养有待改善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自身因素、传统教学模式、单一的考试模式和学校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没有根本扭转等影响。智慧型教师的打造和培养,关键在教师自身,同时,也离不开学校和主管教育部门在培养、培训等方面协同配合。

    2021年07期 v.34;No.328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 在线教学的学习投入度分析

    代晋军;龚菂;冯宁文;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已成为各高校实施教学的重要举措之一,如何在保障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开展教学实践已成为当前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学习者的学习投入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在教学质量的评估中备受关注。本文以《高等数学B》课程为例,开展在线教学实践,共有266名师范生自愿参与了在线教学中学习投入度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本次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线教学中师范生的学习投入度在整体水平上较高,各维度从高到低,依次是情感投入、行为投入和认知投入。此外,学习投入度较低的项目均集中在认知投入维度,表明本次教学实践在师范生的认知投入度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最后针对上述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在线教学优化策略。

    2021年07期 v.34;No.328 41-4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专业发展

  • 缺失与重塑:发展厚植教师情感的教师教育

    张漫漫;刘春琼;

    当下的教师教育,教师情感教育往往陷入缺失的困境。基于教师情感培育的现实藩篱以及教师情感发展的价值向度,重塑教师情感之于教师教育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拟从教师教育缺失教师情感的现状入手,说明教师教育缺失教师情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分析教师情感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联系以及培育教师情感的路径:将"学校情感唤醒"和"社会情感期待"作为对"如何培养教师情感"这一问题的回应,旨在从学校教育的内生动力以及社会支撑的外部动力这两个维度谈培育教师情感的对策。

    2021年07期 v.34;No.328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高校教师信息素养评价研究

    薛锋;王朝阳;

    随着信息技术向教育领域不断渗透,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与发展现状,将信息素养分为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伦理四个方面,建立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判断矩阵,求解指标权重,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信息素养的评价模型。通过实例分析,证实该方法可以有效实现教师信息素养的定量评价,有助于了解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2021年07期 v.34;No.328 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5K]

院校治理

  • 审思、解构与重塑: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浅论

    梅旭成;

    话语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在融媒体格局下,需要重新审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价值,把握形势与任务;需要系统解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叙事,应对挑战与机遇,进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重塑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载体、话语形式和话语语境系统,实现守正与创新。

    2021年07期 v.34;No.328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 实践共同体视域下的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策略研究

    李明利;

    科研团队因其能够有效地成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结合点而被高校赋予了重要价值。但高校科研团队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团队内部建设措施不得力、团队成员主体性不足等现实问题。基于实践共同体理论,提出促进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的策略如下:以意义整合共同愿景,不断增强科研团队建设的牵引力;以实践推动过程发展,提高科研团队建设的驱动力;以共同体容纳差异,汇集科研团队建设的凝聚力;以身份链接集体认同,保持科研团队建设的向心力。

    2021年07期 v.34;No.328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职业认同

  • 职业认同感测试在卓越师范生培养中的实施和作用——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邓显奕;

    地方院校卓越师范生培养已在前期取得一定成效,同时也存在不足。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教师资格证国考和师范专业认证等政策引导下,新时代卓越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培养尤为重要。通过师范生入学阶段专业意愿、培养初期职业认知、培养过程职业成熟度和培养后期从教意愿的测试,可以摸索出卓越师范生职业认同感测试的实施方法及其作用,并为提升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和培养质量提出有效建议。

    2021年07期 v.34;No.328 7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 新时代我国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困境与突围

    苏鹏举;王海福;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实现基础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而教师身份认同直接影响能否造就一支热爱乡村、扎根乡村、反哺乡村、奉献乡村的新时代卓越乡村教师队伍。本研究基于传统与现代社会走向、乡村教师政策支持导向和乡村教育现实发展需要的背景,新时代我国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困境主要体现在自我身份、专业身份、文化身份和社会身份方面,其影响因素来源于政策制度、社会人际、学生家长和教师个人等方面。通过完善政策制度制定、确立学校保障机制、提升社会支持力度、凝聚家校协同力量、激活个人内生能力等路径,突围乡村教师身份认同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2021年07期 v.34;No.328 7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课程教学

  • “金课”时代翻译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李大鹏;王伟峰;

    随着"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发展,"金课"建设步入"智能+"时代。利用和开发在线教学资源和网络教学平台,结合虚拟仿真技术,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可有效建设英语类"金课"。高校应创建智慧型学习环境,系统化设置教学目标,信息化备课,并参照《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完善课程评价体系,促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向纵深发展,打造英语翻译"金课",高质量培养应用型英语人才。

    2021年07期 v.34;No.328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教师教育课堂育人方式变革——案例教学对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反思与重建

    曾强;

    案例教学是教师提供案例,学生通过体验参与,彼此对话,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实践活动。相较传统教学,案例教学实现了教学目标从"既定性"到"多样成为性"转变,教学内容从"静态固定"到"动态生成"转变,教学过程从"程序性"到"体验性"转变,教学方法从"单向传递"到"多向互动对话"转变。提出加强案例的教学设计、尊重学生的主体权利、重构教师的角色价值、注重课后的反思与研究等优化案例教学的路径,以实现本科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2021年07期 v.34;No.328 8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国际视域

  • 新西兰职前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探究

    陈春梅;曹嘉伦;

    新西兰职前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经历了初创时期、缓慢发展时期和快速发展时期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至今已相对完善。其外部质量体系主要由政府领导、社会机构监管构成,而其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主要由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师范生的入学与实习及严格的教师注册标准三大方面构建。对新西兰职前教师教育内外部质量保障体系中呈现出的多元主体的管理体制及严格的学生"输入"与"输出"的宝贵经验进行梳理,以期为我国提供相关思考。

    2021年07期 v.34;No.328 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信息与资料

  • 华中师范大学以党史学习教育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正>近日,教育部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刊发《教育部党史学习教育简报》(第20期),专题报道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4所高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教育部党组工作要求,提高政治站位,精心谋划部署,层层压实责任,突出学校特色,创新方式方法,狠抓任务落实,扎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2021年07期 v.34;No.328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4K]
  • 下载本期数据